- 灰兔子起名网
- 余姓男孩女孩取名用字解析
余姓,中国百家大姓氏之一,主要起源于姬姓,东周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。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51位(民国版中列第90位),据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,中国大陆余姓人口约640余万(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),约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.52%,当年排名第41位(在2019年公安部最新人口统计数据中列第40位)。人口分布上主要以湖北,湖南,安徽,福建,广东,浙江,江西等南方省份居多。余字因古时读音区别,故有多种不同的源流差异。余姓发源地据考起源于现陕西凤翔一带,可考据的得姓始祖以姬姓余氏为多。
余姓历史发展
余姓姓氏起源
源流一
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秦国上卿由余之后。
余姓图腾 由余是周携王姬余臣(字伯服)的子孙(另一说是晋国姬叔虞之后),在出使秦国时,秦穆公见其有才,于是用计留作己用,任其为上卿。由余在任期间,为秦穆公制定攻讨西戎蛮族的策略,助秦灭西戎十二国,使之拓地千里。由余的后人以其名作为姓氏,称由氏和余氏。
源流二
源于姒姓,出自上古禹帝的小儿子姒罕,属于帝王赐姓为氏。大禹有妻涂山氏,据《姓氏考略》记载:“传夏禹之后有余氏”。禹生有三子,大儿子启,继禹而为天子。次子宰,被封为显。三子空,又名罕,被封为余度王,其后以封地为氏,称余氏。
源流三
源于余丘氏,出自春秋战国时期齐鲁地区的诸侯,因封地在余丘,家族称余丘氏,后简化为单姓余。
源流四
源于地名,出自蜀道褒斜栈道(褒斜亦称褒余)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李白在著名的《蜀道难》中对褒余栈道有明确的描述。世代居于褒余栈道沿途之民众工匠、驿站官吏、商家栈伙等,其中以陕西汉中一带秦姓为主的流民,皆有居地名称为姓氏者,称褒余氏、褒斜氏,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褒氏、余氏、斜氏,余氏读音作xié(ㄒㄧㄝˊ)。
源流五
源于满族,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据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
⑴.满族尼玛哈氏,源于唐朝末期女真“通用三十姓”之一的尼漫古不姓氏、金国时期为尼庞古部,以部为氏,满语为Nimaha Hala,汉义“鱼”,世居辽阳(今辽宁辽阳),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后多冠汉姓为余氏、俞氏、于氏、胜氏等。
⑵.满族裕瑚噜氏,满语为Yúhúrú Hala,以地为氏,世居虎尔哈(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)、讷殷(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)、安楚拉库(今吉林安图松花江上游二道河一带)、长白山、裕瑚鲁(今黑龙江右岸俄罗斯耶拉布加),后多冠汉姓为余氏、玉氏、裕氏、于氏、娄氏等。
源流六
源于赤狄,傈僳人,鲜卑人,古氐人,畲人,党项人等,如唐朝时期白马氐族等等,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。
余氏世系源流
余钦(始祖由余三十代后裔)-→杲(唐肃宗昭武校尉始迁新安郡) -→膺(代宗翰林学士)-→庸(宪宗史馆修撰)-→戭(爵禄同父,子三:从、良、袠)-→良(宋赠礼刑二部尚书,徙居洪州分宁长茅里为长茅始祖,子五:革、贲、旅、咸、升)-→咸(子二:荣、庠)-→庠(宋赠礼刑二部尚书,子七:迢、琛、权、遵、伦、敏、轸)-→伦-→谅(子五:亢、箕、参、奎、柳)-→柳-→湜-→彦孚-→时敏(子二:辅、明)-→公明(子二:荣、名)-→世荣-→良佐(子二:三俊、以时)-→三俊(子四:上卿、正卿、舜卿、瑞卿)-→瑞卿(元工部都水司主事,子四:天益、天爵、天和、天保)-→天爵(元太常院礼仪同知,子四:文光、文彩、文荣、文华)-→文荣(徙湖南临湘万库里为万库里始祖,即朝兴公。注:余钦传至朝兴公,凡十七代中间自唐开元至正都五百廿八年是谓长茅世系;朝兴公迁湘以后为万库里世系。子八:福、贤、文、才、贵、忠、直、寿)
余姓姓氏始祖
由余:春秋时秦国的上卿。先祖原为晋人,逃亡入西戎(古代对居住在中国西边的诸类蛮族的统称)。至由余时,初在西戎任大夫一职,后奉命出使秦国。秦穆公见由余才德,便用计留由余在秦国为相,很得穆公信任。时秦作为众多诸侯国之一,其地位并不显要。由余为上卿后,果然不出穆公所望,他助秦穆公谋划攻伐西戎之策,灭国十二,拓地千里,而称霸西戎,最后使秦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。由余是史上最早提出“仁治”说法的,详见《史记·秦本纪》。由余曾为秦国富强、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后人引以为荣,遂以其字为氏,尊其为余姓的得姓始祖。
余姓迁徙分布
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,具体迁徙情况因缺乏历史资料,故难以详考。
春秋时的秦国,建都于雍(今陕西省风翔东南),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,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。
秦汉以后,余姓族人东迁,一支迁入陕州(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);一支迁居江南,主要繁衍于今安徽。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,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。
北方此际战火连绵,社会动荡不安,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,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,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。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,进入湖北、湖南等地。晋初余姓著名的人物有余昭元,因功高绩伟敕赐姓佘,为佘姓著名得姓始祖。南朝宋有余齐民,晋陵(今江苏省常州市)人,以孝行著称。
唐初,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,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。唐中期有集贤院学士余钦。唐末,有建阳(今属福建省)人校书郎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,避居莆田,后隐居田园耕隐壶山以终;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,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,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(今属广东省)武溪,是为余姓入粤始祖。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,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,长子余从留居当地。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、临川、广东省之五华、梅州、大埔、平远、海丰等地者。到了宋代,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,而且人才济济。
明洪武年间,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,被分迁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北、安徽等地。明清之际,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,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。清代,有余姓自福建省迁至台湾,知名人物有抗日首领余日清。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,比较著名的有前加州省会城市萨克拉门托市市长余福庆(两次连任)。
如今,余姓分布广泛,尤以四川、广东、江西、湖北等省多此姓。
余姓传统文化
余姓郡望堂号
郡望
新安郡:秦置新安县,故址在今促池境内,属宏农郡,汉朝因之。西晋朝太康元年庚子(公元280年)改新都郡置郡,治所在始新(今浙江淳安),其时辖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、安徽新安江流域,祁门等一带地区。东晋末分置东垣县。北周保定间置中州,建德间废,改置新安郡。隋开皇年间改新安郡为谷州,后谷州与新安郡交相代替,隋大业初年省东垣入新安。隋朝时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,后移治休宁(今安徽休宁),再后移治到歙县(今安徽歙县)。唐贞观年间移治于今新安,后不复变。
下邳郡:秦朝时期在今江苏睢宁西北一带设下邳县。东汉朝永平十五年壬申(公元72年)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,南北朝宋国时期改为下邳郡,治所在下邳(今江苏睢宁),其时辖地在今北至江苏省新沂县、邳县,南至安徽省嘉山县,东至江苏省涟水县、淮安市和清江市一带。东晋时期辖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市、邳州市一带地区。大金国移睢宁到西北古邳镇。明朝时期废黜。
吴兴郡:周朝始置县,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(公元266年)置郡,治所在乌程(今浙江吴兴),取吴国兴盛之意,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。东晋朝义熙初年(公元405年)移至吴兴(今浙江吴兴),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、湖州市、余姚市、杭州市、德清县一线西北、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。隋朝仁寿二年壬戌(公元602年)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。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。
高阳郡:治所在高阳(今河北盏县)。汉桓帝置高阳郡,治高阳,即今河北高阳县旧城村。西汉初郦食其自称“高阳酒徒”,是高阳乡,在今河南,与高阳郡无关。晋治博陆(今河北蠡县南)。北魏还治高阳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
武溪郡:治所在今湖南乾城一带。
武威郡:河西武威(今甘肃武威)。元末死节淮西宣慰副使、都元帅府佥事谥忠宣余阙公世居地。
堂号
下邳堂:以望立堂。
新安堂:以望立堂。
忠宣堂:合肥余氏望祖元余阙谥“忠宣”。
清严堂:宋朝的余元一,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,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,号“清严”。
忠惠堂:宋朝时期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。沂王无后,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。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,就是后来的宋理宗。宋理宗即位后,封天锡为奉化郡公,他逝世后谥号“忠惠”。
八贤堂:北宋仁宗时余靖,曲江人(今广东曲江),官至工部尚书。他以敢直言著称。仁宗天圣年间,可见得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分量了,怪不得后世广东的余氏人士,都对这位杰出先人的事迹津津乐道。
四谏堂:余靖与欧阳修、王素、蔡襄世称"四谏"。皇祐间起知桂州,英宗即位,知广州10年,勤政廉洁,归时不带南海一草一木,广州建"八贤堂",靖为八贤之一受祀,晚年官至工部尚书。余氏四谏堂、八贤堂即由此而来。
其余有忠厚堂,绍贤堂,培元堂,端本堂,敬义堂,敦睦堂,亲睦堂,敦本堂,白华堂,风采堂,永言堂,丰乐堂...等。
余姓家谱文献
浙江仙居乐安余氏宗谱,著者待考,清道光二十二年(公元1842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第二卷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。
浙江黄岩芦洋余氏宗谱稿,著者待考,民国年间稿本,今仅存卷首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。
安徽余氏族谱,著者待考,清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第三卷、第十二卷、第十八卷、第二十三卷、第二十六卷、第二十七卷。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。
安徽徽州新安余氏世系像谱不分卷,(清)余克制纂修,清光绪二年(公元1876年)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。
安徽徽州新安郡余氏家谱,(民国)余日院修,民国三十四年(公元1945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第九卷。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。
安徽休宁余绍贤堂族谱三十卷,(清)余家修修,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石印本十四册。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。
安徽歙县蓝田余氏统宗世谱,(清)余天柱编,清嘉庆五年(公元1800年)手抄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。
安徽歙县余氏族谱不分卷,著者待考,明朝年间手抄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。
安徽潜山余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,著者待考,木刻活字印本,缺卷首。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。
安徽舒城龙舒余氏宗谱十二卷,(清)余绍瑞、余恩聪等续修,清光绪三十二年(公元1906年)敦睦堂活字本十二册。现被收藏在人民大学图书馆、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(缺第一~四卷)、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、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
福建建阳书林余氏重修宗谱不分卷,(清)余振豪等修传钞清光绪二十二年(公元1896年)新安堂刊本十二册。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、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。
福建安溪余氏族谱不分卷,著者待考,清光绪二十三年(公元1897年)手抄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台湾。
江西婺源沱川余氏家乘,著者待考,清朝年间手抄本两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江西妇婺源长溪余氏正谱两卷,(清)余章耀等编,清道光二十八年(公元1848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。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。
江西婺源长溪余氏宗谱四卷,首一卷、末一卷,(民国)余有横等修,民国十八年(公元1929年)宝善堂活字本四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江西抚州梨溪余氏宗谱,著者待考,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第九~十卷。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。
江西黎川宏村西山余氏族谱八卷,(民国)余会元纂修,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黎川县宏村乡余家排。
江西铜鼓余氏宗谱一卷,著者待考,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江西省铜鼓带溪高岭村榧子洞。
湖北余氏宗谱不分卷,(清)余崇福撰,清咸丰八年(公元1858年)手抄本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当阳县档案馆。
湖北武汉丹徒余氏宗谱不分卷,(民国)余毓溥编辑,民国十年(公元1921年)铅印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。
湖北新洲余氏宗谱十卷,(民国)余仲明、余朗卿续修,民国三十四年(公元1945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绿化乡周山村。
湖北新洲余氏宗谱二十九卷,首六卷,(民国)余希纯等续修,民国三十六年(公元1947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余集乡余集村。
湖北黄冈余氏宗谱,(清)余□□撰,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第一~六册、第一卷、第五~十卷、第十二~二十二卷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。
湖北黄冈余氏宗谱二十七卷,首一卷,(民国)余骏勋编纂,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
湖北黄冈余氏宗谱,(民国)余宗全、余正财等纂辑,民国三十四年(公元1945年)亲睦堂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、第一~三卷、第五~六卷、第八~九卷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。
湖南中湘余氏延堂三修族谱十卷,(清)余发初等纂修,清光绪二十年(公元1894年)延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湖南宁乡余氏四修族谱二十一卷,首一卷,(民国)余品香、余和生修,余云樵、余剑龙纂,民国十四年(公元1925年)新安堂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、第十八~二十一卷,另有一部今仅存卷首、第二十一卷。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。
湖南临湘余氏宗谱一百一十八卷,(清)余昌祖、余作诰纂修,清光绪三十年(公元1904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下册、第一百十卷、第一百十二卷、第一百十四卷。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。
湖南临湘余氏七修宗谱,著者待考,民国二十二年(公元1933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第一~二卷。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。
湖南湘阴览渡余氏谱十六卷,首一卷、末一卷,著者待考,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、第一~八卷。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。
湖南汉寿余氏续修族谱二十一卷,首一卷、末一卷,(民国)余烈炳、余谟智等修,余烈汝、余谟福纂,民国九年(公元1920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、第一~十五卷、第十九~二十一卷、卷末。现被收藏在湖南图省书馆。
广东余氏族谱三十卷,(清)余振新、余泽探等编,清光绪二十四年(公元1898年)修,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绍贤堂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(有两部)、中山大学图书馆、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
广东乳源余氏族谱十卷,(清)余衍箕、余大林等台修,清光绪七年(公元1881年)凌云书院木刻活字印本十册。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。
福建长乐余氏世谱家传不分卷,(清)余国纲纂修,清同治元年(公元1862年)手抄本二册。现被收藏在台湾。
重庆长寿余氏族谱一卷,(民国)余肃宇修,民国三十一年(公元1942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重庆市长寿区沙石乡场上村、重庆市长寿区葛兰乡先桂村。
四川荣县余氏族谱四卷,(民国)余懋昭、余锡朋等纂修,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木刻活字印本四册。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。
四川泸县余氏族谱不分卷,(民国)余隆起、余明晖等纂修,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石印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。
四川合江余氏族谱,(清)余观和编,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合江县焦滩乡老泸村柿子林(今仅存一卷)。
四川内江余氏族谱一卷,(民国)余杨亭续修,民国八年(公元1919年)石印本。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内江县朝阳山乡。
余氏族谱六卷,(清)余衍爻等纂修,清咸丰二年(公元1852年)木刻活字印本六册。现被收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。
余氏宗谱,著者待考,清同治年间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云和县文物管理局(今仅存六册)。
余氏族谱二十卷,(清)余桂芬修,清光绪二十二年(公元1907年)步云阁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。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。
余氏宗谱十八卷,(清)余复魁等纂修,清光绪二十七年(公元1901年)忠裔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埠川余氏新纂宗乘五卷,(清)余有伶纂修,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边田余氏重修宗谱十八卷,首一卷,(民国)余傅思等修,民国十三年(公元1924年)光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余氏宗谱二卷,著者待考,民国十五年(公元1926年)木刻活字印本二册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文物管理局(有三部)。
余氏宗谱,著者待考,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四谏堂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第十七卷。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。
贵源余氏支谱,(民国)余士勤撰。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。
山东泗水余氏会通世普五卷,(明)余瑷纂修,明正德三年(公元1508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、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。
浙江淳安遂安西涧沣南余氏族谱三卷,(清)余之纂修,清康熙年间维新堂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。
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二卷,首一卷、末一卷,(清)余章乾、余德淇纂修,清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锦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。
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五卷,首一卷,(民国)余光纹修,李向荣纂,石聘玉编辑,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锦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。
浙江鄞县鄞东冰厂跟余氏宗谱十卷,著者待考,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锦乐堂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第四~七卷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。
浙江象山峰北余氏宗谱一卷,(民国)郑敬之重修,民国八年(公元1919年)手抄本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象山县文物管理局。
浙江长兴麻园余氏宗谱十二卷,(民国)余树南主修,余福豪协修,民国三十二年(公元1944年)致和堂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长兴县煤山乡。
浙江绍兴咸欢河沿余氏家谱一卷,(清)余嘉福修,清光绪六年(公元1880)手抄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。
浙江绍兴咸欢河沿余氏家谱一卷,(民国)余嘉福重修,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敬义堂手抄本一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。
浙江龙游高阶余氏宗谱六卷,(清)余天灿、余瑞旭等续修,清道光二十八年(公元1848年)木刻活字印本三册。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、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
浙江龙游高阶余氏家谱谱目录序例,(民国)余绍宋纂,民国二十二年(公元1933年)木刻活字印本,民国十一年(公元1922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。
浙江常山定阳黄岗余氏宗谱五卷,著者待考,民国十五年(公元1926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何家乡黄岗村。
浙江常山萝蔓塘余氏宗谱两卷,(民国)徐燮续修,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狮子口乡塘底村(共四部)。
安徽徽州临淮余氏宗谱,(民国)余学湘等修,民国三十年(公元1941年)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浙江淳安瑶坡余氏宗谱,(清)余佩铨修,清光绪十年(公元1884年)木刻活字印本八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湖南平江碧潭余氏族谱,(民国)余鲲等修,民国二十二年(公元1933年)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江苏常州毗陵余氏族谱,(清)余升初初稿,余斯浩、余鼎勋续修,清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余氏族谱十四卷,著者待考,民国二十五(公元1936年)年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余氏族谱二十二卷,首卷分上中下册,著者待考,民国戊寅年(公元1926年)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余氏族谱十卷,著者待考,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碧潭碧潭余氏族谱二十四卷,首十二卷、末一卷,著者待考,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册,缺第七卷,另附之公案两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余氏族谱十四卷,首三卷,著者待考,清同治丙寅年(公元1864年)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湖南平江余氏四修族谱二十二卷,首卷上中下册,(民国)余荣晃纂修,民国二十七年(公元1938年)新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。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。
各地余氏宗族谱(21张) 《上井余氏族谱》新阳镇上井村《上井余氏族谱》,原谱撰修年代不详,于明正统年间因避匪患遗失。今留存旧谱为上井余姓四十一世孙余起鹏主持编修。1989年,曾重修一次(未完稿);2005年,由族人出资第二次重修。
《管前余氏族谱》管前镇管前村《管前余氏族谱》始修于清雍正十年(1732年),由裔孙余起元、余起庆主持编修。清道光十年(1830年),由裔孙余自奋、余必端主持再次重修。全谱共三卷,约38000余字。
《小蕉余氏宗谱》梅仙镇小蕉村《小蕉余氏宗谱》,于2000年3月,由族人聘请吴步韩主持编修,余祥侣作序。全谱173页,3万余字。
《大王公房谱》八字桥乡坑头村余姓《大王公房谱》(原称《琼瑶族谱》),始修于明代,由余七大郎主持编修。清初,由余雨化主持重修。原谱有世系图、本系各地宅基地录、源流、迁移、灾变等内容。清乾隆五十年(1785年),由族人聘请王春先生重修。全谱增续世系图。民国11年(1922年),由裔孙余光星主持重修,全谱续清咸丰四年至民国11年的世系图。1996年,由裔孙余孔梅、余唐益、余世杰、余澄等主持再次重修。全谱有源流、谱序、世系图、世传、坟图、历代名人、族规、家法等内容。
《凤元余姓宗谱》西城镇凤元村《凤元余姓宗谱》,原谱失传。1991年,由裔孙余州茂、余承廉等主持重修。全谱约6.8万余字。
余姓宗祠对联
【名高四谏;道就单车】
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韶州曲江人余靖,天圣初年进士,仁宗景祐年间,范仲淹被贬,谏官御史都不敢说话,他上书反对,也被贬逐,从此知名,与欧阳修、王素、蔡襄并称“四谏”。
下联典指南宋时期的安溪人余克济,庆元年间进士,由侯官尉升任梅州知州。当时境内有盗,有人劝他慢行缓去,他说:“乘他们还没有集而优势,正可以及时灭掉。”于是单车上路,盗也退去。
【灵鼍负阁;钓鱼列屯】
上联典指南宋时期的大臣余端礼,相传幼年时曾遇大水,与乡邻同处一阁,阁将沉时,有物如鼍来负此阁,众人得救。中进士后,历任监察御史、兵部侍郎、刑部尚书等,官至宰相,曾辅佐光宗、宁宗理政,后受韩侂胄排挤。
下联典指南宋时期的大臣余玠,寒士出身,曾参加淮东制置使赵葵幕府抗击蒙古军,继而升副使。淳祐初年被理宗召见,建议不可轻视武将,愿以收复全蜀为己任,被授予四川安抚处置使,立足重庆,整顿吏治,招纳贤士,筑合州、钓鱼等城,增强防备,曾击退蒙古军。
【余徵台辅;胆落豪踪】
上联典指余氏名人余尧弼事典。
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进士余端礼事典。端礼,字处恭,龙洲队。孝宗时累官吏部侍郎,光宗召拜吏部尚书,擢同知枢密院事。宁宗立,进知枢密院事,兼参知政事。卒谥忠肃。
【系承由余;望出新安】
全联典指春秋时期的晋人由余,秦奉为上卿。子孙分别以“由”、“余”为姓。
【学尊孟子;清并林逋】
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余允文,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余靖。
【兄弟睦,家之肥;子孙贤,族乃大】
此联为清朝时期的三防主簿余小霞自题联
【劝子勿为官所腐;知君欲以诗相磨】
此联为清朝嘉庆进士、清朝两江总督梁章钜(公元1775~1849年)赠余氏名人余小霞联。
【谏草流香,当记曲江遗泽;长茅发迹,敢忘宋朝传声】
此联为江西省武宁石渡乡余氏宗祠联。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曲江人余靖,以直谏著名。下联“长茅”为地名,处于修水、武宁两县间。
余姓字辈排行
安徽省金寨大别山余氏字辈:从文秉道 嗣述维新 成家显焕 善庆长守 辅仁远绍 福华恒厚
陕西榆林佳县余氏字辈:登嘉继占仲 德怀永胜生 名传万历红
陕西延安吴起县余氏字辈:登嘉继占仲 海怀永胜生 世传万代兴 承宗振泽鸿
四川遂宁横山字派:猷洪汉君鼎 水木日正长 人文金玉胜 龙凤启联芳祖德培忠厚 诗道乃大光 承先永载福 世代庆荣昌
琛下木瓜志仲派:修齐启平治 立志效忠良 积善天加庆 登庸永显扬
琛下木瓜以仲派:仁义礼智信 公卿士大夫 文章崇孔孟 光启述先谟
琛下碧潭派:宗祖文明远诗书正象贤圣朝资辅翊荣贵永钦傅
琛下虹桥派:得胜回朝日功成可远扬新安存志大善庆自天长
权下让公木公派:世大兴发祥永远启文明才华光上国福禄自天申
碧潭余氏另支字辈:宗祖文明远泽政本家修贤能崇德教经学绍先猷
安徽六合余氏字辈:隆庆康贤培宽振泰信寿品宁
江西婺源、湖北英山余氏字辈:九文有道延良善维时思永承敬修昭盛德家运兆方兴
安徽岳西县余姓字辈:士应宏昌运贤良永锡芳育英崇
四川内江余字辈:量思达先元 学世能常仲 朝廷礼让谦 科里赞坤乾
湖北省安陆市赵棚镇杨兴村周余冲余家湾字辈:应启祖光德 正新厚世仁
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:启文永庭 振兴家邦 世代荣昌 长华吉祥
安徽金寨余姓字辈:光大登之道在明德新良善开科第敦本世源
安徽太湖、宿松余字辈:大福聪名道 仲彦子万绍 广尚志正启 文德盛邦朝 承家传世泽 嗣业允常昭 贤良应景运 达显庆崇高
安徽省寿县余氏(新安郡 静胜堂)字辈(十一世至五十八世):尚德崇仁 本支益茂 承先绍祖 世绪鸿昌 长传勋典作善永祥 家声克振华国贤良 元泽纪兆 景明耀光 延厚吉庆 浩学同康
湖北省荆州市川店镇玉兰村字辈(前八辈):圣大光明 祖兆吉祥
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龙潭坪镇白竹坪村字辈:世大光明吉 永正朝庭宫 威武长悠远 富贵振家风
湖南临湘万库里世系——朝兴公(文荣)迁湘以后为万库里世系。朝兴公即湖南临湘万库里始祖。世系派字如下:文友 定可胜氵大名嘉之 其祚永昌 作求世泽 长以致祥 熙时益起 登进秀良 惟孝克忠 家国尔光 贻谋尽美 振纪扶纲 发扬祖德 冠冕堂皇 弘毅立业 精诚兴邦 勤谦清正 和乐安康。
余姓姓氏分支
尤溪余氏
余姓的入闽定居有来自不同时期和不同世系。有西汉武帝时期随汉军入闽镇压闽越王后裔叛乱的陕西、四川一带余姓将士。五代梁大通二年(528年),有余烈入闽为官,其家属随迁定居建阳,后裔分迁至古田、尤溪、莆田等地定居。唐总章二年(669年),有河南余姓将士随陈政、陈元光父子入闽平定闽粤界一带山民暴动,后定居于闽南、福州等地。另有唐开元年间(713—741年),余青由泗州下邳到建阳为县令,后举家定居于五夫籍溪(今武夷山市五夫镇),其后裔分迁沿闽江各县及福州等地。据考,入闽余姓大部分源于余姓发祥地泗州下邳。
据尤溪余姓各宗谱及《福州姓氏志》考究,尤溪余姓大都源于杉洋余姓世系。入闽始祖为唐开元间由泗州下邳入闽任建阳县令的余青。其长子余焕于唐天宝三年由建阳迁古田县杉洋乡(今杉洋乡杉洋村)定居立祠。余焕四世孙余锡于北宋初,由古田迁侯官县兴贤里定居。余锡之裔孙余廿四,于南宋开禧元年(1205年)由侯官(今闽侯县)入迁尤溪五十都定居,为余姓最早入尤的始祖。另载有明永乐间由大田广平(时为尤溪四十八都)入尤的八字桥乡余姓,还有清嘉庆间由永春入尤的联合乡余姓。这是尤溪余姓的3个主要支系。还有因婚嫁等原因入尤的散居县内各村的余姓。
(一)由闽侯入尤定居
新阳镇上井、龙益、林尾、文山,管前镇管前、西溪口、南华、真地,西城镇东村、湆头,梅仙镇梅营余姓
新阳镇上井村余姓始祖余廿四,于后唐同光四年(926年)由侯官县入迁尤溪五十都万人庄(今池田村所在地)谋生,于咸平五年(1002年)定居于踝口(今上井村西洋厝后)立祠建祖。余廿四生4子,长子余卅一于南宋末或元初,分支定居于上井村龙身仑,建祠堂曰“种德堂”;次子余卅二分支至管前镇南华山(今南华村)定居;三子余卅三分支至当时县内的四十八都(明嘉靖间析归大田县)万宅村(今大田广平镇万宅村)定居;四子余卅七分支五十都洋头院后(今龙益村)定居,其后裔余原益于明正统二年(1437年)在龙益村立祠建“龙溪堂”。其后,有余卅七后裔迁往镇内瓷厂村杨厝寨、双鲤村,还有城关镇,以及西城镇湆头、东村等村定居。
新阳镇林尾村余姓始祖余鸿伦为余廿四之十三世孙,约于明中叶由上井村入迁定居。其后又有余卅一“种德堂”裔孙由上井迁至新阳镇文山村,管前镇西溪口村、真地村,西城镇麻洋、东村,梅仙镇梅营等村定居。
管前镇管前村余姓始祖余伯六为余卅一裔孙,于明洪武五年(1372年)由上井分支迁当时的三都馆前(今管前村)定居立祠。其后,有裔孙分支至南华村定居。
西城镇凤元村余姓始祖余富七,约于明成化六年(1470年)由上井迁至当时四都大坑村(今西城镇凤元村前洋自然村)定居。其后裔孙迁至湆头村定居。
梅仙镇小蕉、源湖、登第,联合乡岭头,台溪福廷坑余姓
梅仙镇小蕉村余姓始祖余绍七,为入尤始祖余廿四的三子余卅二裔孙,于明正统四年(1439年)由当时县内四十八都万宅(今大田县广平镇万宅村)坑咙头自然村,入迁九都上董山(今梅仙镇南洋村董山自然村)定居。其十几代后裔(名不详)由董山迁至小蕉村定基立祖。小蕉余姓后裔(名不详)于民国初(1913年左右)入迁十都源湖(今梅仙镇源湖村)定居。
梅仙镇登第村余姓始祖(名不详),为小蕉余姓后裔至登第入赘后定居。
联合乡岭头村余姓始祖(名不详),于清顺治间由梅营彭坑自然村入迁定居。
台溪乡福廷坑村余姓始祖余富八,为新阳镇上井村余卅一次子。约于元中期先由上井入迁坂面蒋坑村米萝石自然村下坑洋定居,后转迁入福廷坑横洋自然村定居立祠,至今传35代100多人。
(二)由大田入尤定居
八字桥乡坑头村余姓始祖余钟孙,于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由当时县内四十八都(今大田县广平镇)入迁二都梨树坑头(今坑头村)定居立祠,今蕃衍人口近2000人。
(三)由永春入尤定居
联合乡联南村余姓始祖余长演(字光畴,号廷演),约于清嘉庆五年(1800年)由永春二十都洋上乡(今桃城镇洋上村)至联合塔兜街做糕点生意谋生,后定居于联南村。廷演生四子:文就(之房)、文接(亨)、文续(利房)、文福(贞房)。其后有裔孙分支定居联东村、梅仙源湖村。
(四)由江西入尤定居
洋中镇官洋村余姓,由江西入迁定居于该村后岬自然村。入迁年代及源流具体地点不详
全县其他各乡(镇)均有数量不多的余姓人口,在数人至40余之间。
(五)新阳镇上井“种德堂”祖余姓迁移
新阳镇上井村余卅一“种德堂”祖余姓,民国及以前各个时期有后裔分别迁往省内顺昌县、安溪县、漳平市、仙游县,以及广东省湛江市等地定居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有裔孙余作团于1950年迁往沙县富口镇岩地村定居;其后有余时波、余生森、余生来等迁往沙县富口镇所在地定居;余天沛等迁往闽侯县甘蔗镇化龙村定居;余作炼退休定居厦门市;余生初退休定居山东省济南市,其长子余江旅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市、次子余捷旅居墨西哥。
(六)新阳镇龙益“龙溪堂”祖余姓迁移
新阳镇龙益村余卅七“龙溪堂”余姓裔孙有迁居于沙县的。
(七)梅仙镇小蕉村余姓迁移
梅仙镇小蕉村余姓裔孙,于民国时期有8户迁往三明市定居,并有裔孙迁往邵武市定居。
余姓姓氏名人
余姓古代名人
余讽,东晋官吏,晋成帝时期谏官。
余昭元,余讽之子,字君章,东晋将领。
余齐民,南朝宋官吏,以孝闻名。
余孝顷,南朝将领。
余镐,唐咸通年间进士。
余钦,唐代官吏,曾任集贤院学士。
余懃,唐朝名臣,字南涧,又称余南涧。曾任工部尚书兼御使大夫,最后勋封上柱国。
余中,江苏宜兴人。公元1073年于宋神宗时期高中状元。
余靖,北宋名臣,庆历四谏官之一,官至尚书左丞。
余深,北宋权臣,一生曾两次封相。
余元一,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弟子,为其得意门生。
余天锡,南宋大臣,与丞相史弥远有深交,官拜参知政事、观文殿学士。
余端礼,浙江人,南宋丞相。
余复,南宋文人,是宋光宗赵惇登基后的首位状元,亦是福建首位状元。
余玠,字义夫,曾任资政殿学士,兵部尚书兼四川制置使等。钓鱼城防御体系的创建者。南宋抗蒙名将。
余有丁,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之一。
余煌,浙江人。天启五年状元。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尚书,后投海殉国。
余子俊,明朝名臣。祖籍湖北京山,曾任兵部尚书,太子太保。任上曾力筑延绥长城。
余怀,字澹心,一字无怀,号曼翁、广霞,又号壶山外史、寒铁道人,晚年自号鬘持老人。福建莆田黄石人,侨居南京,因此自称江宁余怀、白下余怀。
余国柱,湖北大冶人,曾任吏部尚书,康熙年间入阁。
余朝贵,晚清重臣,黄冈余家楼人。清廷曾赐“劲勇巴图鲁”称号。是与左宗棠,曾国藩等并列的清廷五位从一品衔汉人武官之一。
余象斗,明朝书商,通俗小说作家。
余洪元,湖北咸宁人,著名汉剧表演大师。史称“老生正宗”。
余三胜,湖北黄冈人。著名京剧大师,是京剧创始人之一。其子余紫云亦习京剧,为同光十三绝之一。其孙余叔岩系京剧余派老生创始人。
余姓近现代及当代名人
余日章,基督教领袖,中国红十字会早期创始人之一,蒋介石与宋庆龄的证婚人。
余汉谋,民国陆军一级上将,抗日将领。
余程万,民国陆军中将衔,抗日将领,曾指挥“常德保卫战”。
余光中,祖籍南京,落籍台湾。著名诗人,作家。
余日清,台湾抗日志士。
余青松,中国现代天文学家,1897年9月4日出生于福建厦门,1978年10月30日病逝于美国马里兰州。曾经获得土木建筑学士学位、天文学硕士学位、天文学博士学位。
余秋里,开国中将,曾任国务院副总理,原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。
余立金,开国中将,曾任空军政委,“杨余傅”事件受害人之一,平反后任空军党委第二书记,民航总局第一书记。
余放,原国家安全部副部长。曾指导过“潜伏”等谍战影视作品。
余章林,又名余德骥,化名章林,曾任中央纪委委员,黑龙江省纪委书记。任上病逝。
余瑞璜,著名物理学家,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,吉林大学教授。
余承东,现任华为消费者业务CEO 、华为集团董事。
余梦伦,中科院院士,中国著名火箭领域专家。
余秋雨,著名诗人,作家。
余男,著名女演员,代表作品《月蚀》、《图雅的婚事》、《战狼》等。
余旭,汉族,新中国歼十战机首批女飞行员之一,烈士。绰号“金孔雀”。
余华,当代作家。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代表作《活着》、《许三观卖血记》、《兄弟》等。
余男,1999年主演电影《月蚀》,获得第4届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“最佳女演员奖”。
余心恬,2009年在校期间主演电视剧《大西南剿匪记》饰演女二号乌娜。
余玥,2002年,以童星身份主演清宫剧《格格要出嫁》,饰演小金蟾。
余安安,2007年凭借剧情电影《我要成名》获得第2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提名。
余枫,2012年,参加宁波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娱乐节目“宁波好声音,娱乐星擂台”获得年度总冠军。
余文乐,2000年,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《青春@Y2K》,从而正式进入演艺圈。
余少群,2008年,因出演剧情片《梅兰芳》中青年梅兰芳一角而受到关注,并凭借此片获得金马奖、华表奖及亚洲电影大奖等电影节最佳新人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