泡澡,大概是世界上最舒服的养生方式了。辛苦一天回到家,舒舒服服泡个热水澡,卸去一身的疲惫,放松又自在。
各式SPA、温泉、养生会所,也为泡汤爱好者提供了休闲好去处。
近期,日本学者发表在《英国医学杂志》(BMJ)上的一项研究显示,泡澡对心血管也很友好,每周泡澡3次,心血管疾病风险可降20%。
《生命时报》结合该研究并邀请权威专家,告诉你一次科学的泡澡应该满足哪些条件。
受访专家
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 朱俊
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诊疗中心主任 王吉云
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 邹继红
BMJ:泡澡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
这项研究共纳入30076名日本中年受访者,他们年龄在40~59岁之间,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病史,根据每周泡澡频率分为3组:≤2次/周、3~4次/周、5~7次/周。
受访者分组情况
研究共随访20年(1990~2009),主要随访终点为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,包括冠心病和脑卒中。结果显示:
3组受试者分别有193名(10.1%)、479名(7.3%)和1425名(6.6%)发生心血管事件;随着泡澡频率的增加,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逐渐减少。与低频率泡澡组相比,中频率和高频率泡澡组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分别为0.80和0.72。随着泡澡频率增加,心血管疾病风险减少
研究进一步探究了三种水温(微温水、温水和热水)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,结果显示:
微温水和热水两组,泡澡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差异不显著;而对喜欢温水泡澡的人群来说,频率越高、心血管风险越低。综上可见,泡澡有利于健康,但水温既不能太高,也不宜太低。
不同水温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
一次科学的泡澡应满足哪些条件
这项研究主要追踪的是中年群体,对老年人来说,泡澡既要考虑收益,也要警惕风险。
日本消费厅公布的数据显示,2016年因泡澡溺水死亡的日本人为5228人,其中4821人是老人,数量竟超过当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。
日本政府调查后发现,主要原因是老人喜欢高温泡澡水,这会使心脏负担过重,加上很多老人有高血压,心脏一时无法承受,就晕在浴缸里。
要想泡一个健康的澡,需要注意几个细节。
1、水温以35~40℃为宜
水温过高或过低,都会给心脏增加负担,对心脑已有病变的人来说尤其明显。
一般来说,泡澡水温以40℃左右为宜,夏天可适当调低水温,不低于35℃即可,用这个水温泡澡最能消除疲惫。
2、时长不超过20分钟
泡澡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。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,泡澡时间过长,易引起心脏缺血、缺氧,诱发意外。
3、泡澡前后,各补充250毫升水
泡澡易大量出汗,血液中水分随之减少,血液黏稠度升高。最好喝杯温水再进浴室,洗完澡也要及时补充水分。最好小口小口地喝,不要猛灌。
4、饭后1小时宜泡澡
泡澡时段,宜选在饭后一小时或睡前两小时。饭后立即泡澡,会使消化道血流较少,妨碍食物消化和吸收,引起肠胃不适。
5、泡完澡缓慢起身
老年人泡澡后,起身动作不能过快过猛,一定要适当休息后再缓慢起身。
6、泡澡时别锁门
泡澡最好别锁门,并在浴室地面铺上防滑垫。
老人体弱、平衡力差,易在浴室摔倒。如果将浴室门反锁,出现意外时,救护人员打不开门,会延误抢救时间。
这些情况不适合泡澡
泡澡会使心跳加快,血压一定程度升高。所以,有些情况和特殊人群不宜泡澡。
餐后半小时
饭后血液主要集中在胃肠道,此时立即泡澡,皮肤血管扩张,血液大量回流到皮肤,影响消化器官血液供应。
过度劳累或饥饿
此时,人体肌张力较差,对冷热刺激的耐受力均降低,易引起虚脱。
男性有生育需求时
睾丸对温度十分敏感,要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,应该比正常体温低1~2℃。经常泡澡会使睾丸生精能力下降,精子数目减少。
有生育需求的男性每周可泡一次澡,不宜再多。
月经期间
生理期女性身体抵抗力降低,泡澡容易导致感冒或细菌感染。但可以选择淋浴,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即可。
酒后2小时内
酒后血糖降低,立即泡澡可能造成休克,应至少在酒后2小时后再泡澡。
高强度运动后
高强度运动后,血液循环加快,马上泡澡会加重身体疲劳,还可能导致心脏和大脑供血不足。
建议至少运动结束20分钟后再泡澡。
服降压药后
泡澡易引发血压波动,对心脏已有病变的人来说,会增加心脏负荷,容易导致心脏病突发。
服降压药后不要立即泡澡,晕厥风险会更高。
注射胰岛素后
注射胰岛素后立即泡澡,会加快胰岛素吸收速度,出现低血糖反应。▲
本期编辑:郑荣华
版权声明:本文为《生命时报》原创,未经授权谢绝转载。欢迎转发朋友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