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桃花源记》,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。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课文。
老师说,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,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,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、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,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。
所以,真的是这样吗?
第二种解读【被历史隐瞒的真相】
——此观点出自网剧《毛骗》
1、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,讲的是一个渔人误入一片桃花林,好奇之下,就往深处走,结果走进一片世外桃源。
2、桃花源里面田地肥沃,屋舍整齐,人们安居乐业。跟当时外面兵荒马乱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3、桃花源里的人看到渔人的出现非常的惊讶,但还是设宴款待了他。
并且告诉渔人,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秦朝时候的战乱,才躲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。
祖祖辈辈生息繁衍,从来没跟外界接触过。
4、这些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,所以叮嘱渔人,让他出去之后,千万不要和外人说起桃花源的事情。渔人答应了。
5、可是渔人出去的时候,还是在沿途做了很多记号。
6、等渔人回去以后,又到太守那里报告了他的所见所闻。
当时是东晋时期,中原混战,到处都在打仗,朝廷一来需要兵源,二来需要粮饷,所以对那些逃到山林里隐居起来的人们是严惩不怠的。
7、太守知道这件事情以后,马上派军队跟着渔人去寻找桃花源。
8、桃花源记里的原文说: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是说他们寻找渔人做的标志的时候,迷路了。
9、后来,他们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。
这个故事也就该这样结束了。
10、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最后还有一段,说南阳有一个叫刘子骥的人,听说了桃花源的事,也去寻找桃花源。
11、刘子骥寻找桃花源许久,也没有找到。后来回来就病逝了。
这是大部分人所知道的桃花源记。
12、但是坊间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版本。即《桃花源记》隐藏的暗线。
其实太守派出去的军队找到了桃花源。
他们屠杀了那里的所有人,并掠夺了他们的财富。
13、由于这不是一件很光彩的事,所以在历史记载中,谎称没有找到桃花源。
14、而后来南阳刘子骥,也找到了桃花源。
只不过他看到的不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,而是尸横遍野,炼狱一般的惨像。
15、尤其是那里的桃花,因为染上了鲜血,干了之后都变成了黑色。
16、于是吓傻了,大伤元气。以至回家之后得病不治身亡。
第三种解读【误入诡境的渔夫】
《桃花源记》中,首先交待发现桃花源的武陵人以捕鱼为生。
为什么熟悉水路的他会不成熟的乱走,以至于忘记远近?
渔夫通常都是定居生活,所以理应对四周的水域很熟悉。那又为什么,他会在这一天忽然看见了一片陌生的桃林?
渔夫到达源头后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山的洞口。
山洞很小,洞口极为紧窄,到几十步几十米之后才开始宽阔。
他自己都觉得里面很阴暗。
那他又是如何在洞外一下就注意到,这个洞里有隐约的光?
这一串算是第一个疑点,即渔夫视角的不合理性。
我们再往后看,他钻进去之后见到了村民。
村民们与世隔绝了几个朝代,朝代变更,他们与外界从未联系过。
那为什么,他们的衣着与外界完全一样?
而且他们是秦朝时钻进洞里来的,那他们说话为什么还可以跟当朝人无障碍交流呢?
电影《楚汉传奇》剧照
那我们不妨大胆的设想,他们的衣着语言,是随来人变化的!
另外原文中的阡陌一词,有通往坟墓的小路之意。
而竹子与桑树最茂盛的时期,是七月和五月。
但是,桃花开的最盛是三月,外界与村子有明显的时差。
这是第二个疑点,内部环境的不合理性。
更有诡异的地方,这个渔夫出去后没有信守承诺保守秘密,而是接着向太守报告桃花源一事。他们就去找桃花源。
按理说他一路记号,应该万无一失。
可这帮人不仅没找到,还迷了路。
这种迷路的现象还有一个名字,叫鬼打墙。
这是第三个疑点,客观世界的不合理。
最恐怖的是,最后的刘子冀高高兴兴去找桃花源,可回来之后立马大病而死。
很显然,他应该是发现了什么。那么是谁要灭口呢?
毫无疑问是村子里的人。
他们是秦朝时死于战乱的人。而且敌军屠杀了整个村子。
假设这一切设想全都成立,一村子都是鬼。
那么村人用来招待渔夫的食物是什么?
而这篇文章的作者,陶渊明先生,又想告诉我们些什么?
生活.新闻.活动.美食.玩乐.公益.推广
合作:15837081500 小编微信:31083134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