蕨菜对环境要求比较高,需要生长在山清水秀的山野,保证了食材的原生态,而且蕨菜的嫩叶部分,含有胡萝卜素、维生素、钾、钙、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分,其根茎更是可供药用。“蕨菜100%致癌”是典型的标题党,在蕨菜中发现的原蕨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级为2B类致癌物,只是对人类可能致癌,而且含量极低,在蕨的干物质里只有0.1%~0.6%。“如果吃蕨菜能够得癌症的话,就每天必须吃0.5公斤到3.5公斤蕨菜,并且连续吃20年,这种情况现实中根本是不存在的。市民一般只是在蕨菜上市时偶尔尝尝鲜,所以并不会‘100%致癌’。”
“山菜之王”——蕨菜
蕨菜顶部呈蜷曲状,因此也被称为龙头菜、猫爪子,通常生长在山上,有“山菜之王”的美誉。陆游曾有诗云:“箭茁脆甘欺雪菌,蕨芽珍嫩压春蔬。” 足以见得它的美味程度。据说,在古时,蕨菜还是康熙围猎时最爱的“长寿菜”。
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现在这个季节适当吃点蕨菜,对身体其实是有一定好处的。
一方面,现在天气越来越热,容易肝火过旺,造成口舌生疮、心烦意乱等表现,而蕨菜性味甘寒,有清除肝火的作用,很适合内热人群食用。
另一方面,此时很多人还容易面临小便淋漓灼痛、大便溏稀、下肢肿胀等下焦湿郁引起的问题,蕨菜可清热利湿、利尿消肿、降气化痰、滑肠、安神,正好可以帮助缓解这些情况。
但是,蕨菜虽然味道鲜美,还有一定养生功效,却必须得“吃对”才行!网上有不少文章就都提到过“吃蕨菜会致癌”,这一说法也并不完全是无中生有的哦!
蕨菜吃不对,恐有致癌风险?
蕨菜之所以会被认为有致癌风险,“罪魁祸首”就在于它所含有的原蕨苷。
原蕨苷主要存在于蕨类植物中,特别是在嫩芽部分,含量相对更高。它进入体内后会产生二烯酮,能破坏人体的DNA,让细胞产生不正常的裂变,形成肿瘤。
有研究表明,长期大量不正确地食用蕨菜,会大大增加肠癌的风险。另有一项针对日本和英国南威尔士等地区的流行病调查研究发现,吃蕨菜多的地区,得上消化道癌的风险更高。
不过,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,这并不是说蕨菜绝对不能吃。前面也提到了,“长期”、“大量”这两点是加大健康隐患的关键,如果能控制好食用量,偶尔尝个鲜、不要频繁吃,其实还是没问题的。
另外,合理的烹调方法,可以帮助大幅降低蕨菜中致癌物的含量,大家吃蕨菜的时候一定记得照着做!
照着这样来烹调
吃得更放心
1.去除嫩尖
蕨菜的嫩尖中原蕨苷含量非常高,为降低危险,吃的时候应尽量把这部分去掉。另外,口感比较老的根部最好也一并切掉,吃的时候风味更好。
2.沸水焯煮
原蕨苷易溶于水,在烹饪前先用沸水焯煮一会儿,可以有效降低蕨菜中原蕨苷的含量,减少危害。
3.凉水抓洗
焯过水的蕨菜,再用凉水抓洗两遍以上,将其渗出的淀粉质都清洗干净。洗至蕨菜没有滑溜的感觉、有些许涩手时,捞出控干水分,进行接下来的烹调即可。
推荐做法——凉拌蕨菜
标签: 山菜蔬菜蕨菜